名师风范
 校友风采 
 名师风范 
 行业精英 
 人物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人物 People >> 名师风范 >> 正文

笃志仁师 | 静守初心 矢志笃行 ——记张献明教授的化学求索路
2017-10-10 18:06   审核人:

 

金秋沁爽的九月,落枫收获着如火的殷红,硕果含蕴着别样的丰醇。阳光明媚的午后,楼道更显静谧,沉淀着学术的厚重与深邃。不算很大的办公室,斑驳的阳光拉长了伏案研读的身影,书架上丰富的藏书婉约成淡淡的墨香,浸润着真理的浩瀚与广博,也见证着学者的扎实与笃定。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张献明教授,可谓化学界一颗璀璨明星。久闻张教授在学界的建树,接到采访任务,既欣喜,又忐忑,但见到张教授后,心里就轻松了下来。张教授虽建树卓然,却平易近人,他热情地表达了对我们的欢迎,也很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他用舒缓又洋溢着情感的叙述,一步步带领我们进入他的漫漫化学路。这是一条漫长而又精彩纷呈的路,从本科走向博士,从博士发展成博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这其中有跌跌撞撞的苦涩,也有春风得意的欢欣,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和品味。

 

安然繁华 不及扬鞭万里

 

 

风轻花落定,谁不渴望现世安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温馨的家庭,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这样的机会不止一次垂青于张献明,他却屡次做出了不一样的决定。  

张献明曾是师范生,当时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选择回到乡镇,做中小学教师,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定额考试步入大学。一面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的体面工作,一面是需要付出极大努力,仍有可能名落孙山的激烈竞争,张献明毅然选择了后者,走上奋斗的征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被山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录取。回忆起在太谷师范学院的求学时光,张献明十分怀念。  

他说:“正是在那段时间,我体会了主动学习的好处,培养了自学能力。在校期间,完成必修课程的同时,我还初步自学了微积分等高等数学。没想到在参加入学选拔考试时,自学的微积分在解析平面几何的极值题中派上了用场。也许这就是命运对我的偏爱。”  

工作后,张教授也常常教导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教授的内容,也要学会选择自己感兴趣东西主动学习,这在研究中是非常必要的。所谓“命运的偏爱”,其实是用心的投入与不懈的坚持!  

1992年的山西师范大学,房屋低矮,设施简陋。但条件的艰苦阻碍不了研究的热情,在只有三间小平房的化学系实验室,他第一次看到在水面上翻腾的钠球、第一次使用了电子天平、第一次拉出了漂亮的玻璃丝…….对化学这门神秘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愈加坚定了他几十年静心研究、忠于初心、矢志求索之路的决心。  

既要追逐,成绩怎能落于人后,本科又岂能是终点?他又一次做出了异于常人的选择。在别人忙着恋爱的时候,他决定考研;在别人等待毕业的时候,他坚持苦读。大学期间,多门专业课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但初中水平的英语,成了他考研路上的绊脚石。当时相关学习资料很少,学习渠道也少。一定要把仅有的资料全部读通!他暗暗下定决心,制定了残酷的学习计划,“当时学英语学得几乎疯了”张献明直言。苦心人,天不负,一个月后,他的英语词汇储备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尽管有囊中羞涩的苦楚,也有稳定工作的诱惑,但这并没有成为张献明放弃考研的理由。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未来是用来回忆的,如果没有放弃当时唾手可得的平凡,又怎能有之后色彩斑斓的青春?

 

不悔衣带渐宽 为伊甘为憔悴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苦亦乐,无畏行路难。这用来形容张献明的科研之路,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科期间的刻苦努力使他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内蒙古大学的硕士求学路正是他踏入科学研究的起点。  

那段时间真的是下苦功了。一次大的晶体生长实验经常要持续一个星期,为了避免因停电或机器运行不当影响实验结果,必须彻夜看守,困了只能在实验室的简易床上临时休息。”张献明回忆说。无数个漫漫长夜,月的霜华洒落在寂静的身影上,只有呼啸的冷风陪伴着靠意志才能保持清醒的人,一张小小的简易床,托起了他们坚定的梦想!硕士期间的知识沉淀也成为他考中博士的基石,后来他顺利进入中山大学读博。  

刚完成入学报到,他就马上开始了查阅文献资料、做实验的研究之路,辛勤的努力使他在博士第一年就达到了毕业标准!少了毕业压力,他以更加轻松的心理、更加强烈的热情和更大的动力去做研究。  

每次有新的设想,都要尽快做实验验证。“等待实验结果的那份迫切,不是实验者,心里是体会不到的。”那些于我们而言极为复杂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很漂亮的妙趣横生的图案,值得他用一个个日夜去创造、去守护。  

有一次看杂志,张献明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1975年英国化学家提出的“Gillard机理”,由于实验结果的反常性,当时还没有人解开过这个“难题”。而这一“难题”恰巧和他的研究内容有关联,而且他惊讶地意识到自己的研究极有可能破解这一难题,此时的他异常兴奋。解开世界难题的动力促使他马上开始研读原始文献、进行实验验证,经过200多个不分昼夜的潜心研究、无数次的失败,2001年5月,他终于合成并表征了系列含羟基化的联吡啶配体的多核铜配合物,为长期争论不休的“Gillard机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相关论文在代表化学类最高研究水平的德国刊物《应用化学》上发表,并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我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结果。”那一年,他才二十九岁。此后,他的博士论文也整理完成,并在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衣带渐宽终不悔,即使人憔悴,亦不离不弃。做实验的过程给他快乐,研究的成果使他自信,焚膏继晷地付出,得到的是更加丰盈的收获!

 

任时光流转 我心如初

 

 

博士毕业之际,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德国洪堡基金会也批准了他的博士后研究申请。但在他心中,是母校为他开启了大学之门,也是母校的资助,使他能够完成硕士、博士之梦想,可以说山西师范大学,为他奠定了化学研究的基石,是他初心之所在。他始终不忘母校对他的培养,希望能为母校的发展尽一己之力。任凭岁月游走,母校恩情决不忘怀,于是他毅然踏上了回师大的路,并一直工作至今。  

参加工作后,张献明教授仍未放弃自己的研究之路,他说,“只有看见巍峨的群山,才能深刻感受到沙石的伟大。教师只有视野开阔了,才能体会到云卷云舒的知识之美,才能更加全面地看待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和所传授的知识,才能举重若轻地胜任本职工作”。  

工作之初,家人都在榆次,每天独身一人,起早摸黑,实验室与家里两点一线,不论严寒酷暑,坚持备课、上课、读文献、做实验、写论文、申请课题、外出测试,没有周末,没有假期,几年如一日。“那段时间,中午、晚上就吃大碗面了。”张献明打趣说。  

凭借不分日夜的努力和科研的悟性,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配合下,博士毕业后的半年时间,张献明就起草了4篇有关新合成化合物的论文。  

2003年,他在洪堡基金的资助下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成为洪堡学者,这在山西师范大学属首例,在整个山西省也寥寥无几。  

在德国期间,张献明也牢记自己的中国身份,时刻提醒自己好好修为,尽早成才,以便为祖国的“大国自信”和母校的未来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拳拳赤诚心,在大洋彼岸涌动着家国情怀。  

2004年5月底他又返回师大。在武海顺校长的带领下,在张献明等优秀青年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奋斗,化材学院的发展突飞猛进,2005年成功取得无机化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权。  

在他眼中,师大就如同他腾飞的翅膀,“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师大给予了我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生命,是培养我成长的摇篮,我将依托于母校这片肥沃的土壤,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师大争光。”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2005年在山西师范大学中层换届,考虑到张教授在山西师范大学无机化学博士点申请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学校酝酿院长和处长的正处级岗位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明确拒绝,并且给学校做出承诺:“我还年轻,正处于科学研究的黄金年龄,要努力在山西师范大学的科研上实现突破,给学校争光添彩。”他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兑现的。他实现了山西师范大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科技部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4-2016连续三年度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等一系列突破,这些就是兑现承诺的最好证明。2009年,学校再次中层换届时,针对化材学院院长岗位,又一次征求他的意见。他说:“过去的几年,我个人的科研上取得了一些突破,给学院和学校也争了一些荣誉,但是一个学科只有一个人的发展是不够的。学科需要一批人取得突破和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做学院院长可以带动一个学科和一个学院的发展。这次我愿意做化材学院院长。”他在做院长的这几年里,化学学科由二级学科的博士点发展为一级点,成为“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的九个优势重点学科之一和“十三五”期间1331特色重点学科,建立了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实现了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山西协同创新中心的突破,又有一批教师获得了山西省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三晋学才等人才称号。师大得力于他的热血丹心而更上一层楼,他也因师大的沃土栽培而屡创辉煌。

 

严师善友 点点心血润桃李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张献明教授亦师亦友,尤为可贵。  

姚如心老师是2010年成为他的博士生的。作为昔日的老同学,姚老师对知识的热情与渴望、对学术的坚定与执着深深打动了张教授。经过张教授的耐心指导,姚老师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者。  

贾英杰是慕名报考张教授的硕士生,跟着张教授学习,他觉得受益匪浅。“在读研的期间,张教授天天早出晚归。有一次他指导论文,从下午一点一直持续到四点半,片刻都没有休息,这种极其负责的态度让我记忆颇深。”他说经张教授指导过的论文,连标点符号都不会有错。张教授的另一名学生也让我们印象极深:由于一度迷茫,这位学生选择退学回乡从教,张教授苦劝无果,为他继续保留学籍,张教授宽厚开阔的胸怀使他深受感动。一年后,他再回校继续学业,实现了学术甚至人生的重大转变。经过张献明多年的悉心培养,科研团队日渐成熟,结出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硕果。  

得知我们是在校大学生,张教授教导我们:“做科研的学生,一定要始终如一地坚持,要把科研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聪明与否并不重要,努力才是第一位”,并鼓励我们集中精力投入科研,拼搏奋斗。即使不打算做科研,也不能停止学习,而且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任何时候都要铭记一句话:十年磨一剑!通过长期的积累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争取做出对社会有反响的、有理论与实践双重价值的成果。  

我们有感于张教授的笃学不倦,也敬重他的身正为范。纷繁世界,人心普遍浮躁,张教授能做到静下心来,不忘初衷,实实在在干事、踏踏实实为人,的确有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洒脱和智慧。在化学研究的艰苦跋涉中,他自己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值得我们去尊敬、去学习、去欣赏、去品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