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师大
 师大记忆 
 木铎金声 
 我与师大 
 校友来稿 
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回忆 Memory >> 我与师大 >> 正文

母校情思
2020-10-06 16:48   审核人:

 

没有一个大学或一个专业是专门培养国王的,但在知识领域,科学家就是他们自己理想世界的国王。在数学的王国里,只要他把握了数学规律、具有数学思维、有一颗追求真理、热爱数学的好奇心,任何人都可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成为国王。我上学、教学只有8年的数学专业经历,以后离开了数学,当年在数学系的学习、生活,模糊但温馨;那些点滴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忘却还余温绵绵。在我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回忆中,深深感受到数学对个人才智发挥方面空间无限,数学让一个人自信、自强。此文献给曾引导和培养我们的老师们。

一、自信满满的同学们

1979年9月,自全省各地的同学们,汇聚到一个美丽的花果城临汾市,迈进了山西师范学院的大门。大学的4年,可以说是最灿烂的青春遇上一个好时代。167岁那是充满幻想、清新单纯、黄金般的人生,打倒“四人帮”后国家的领导人迫切需要人民要从压抑、无知中走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崇尚科学、探求科学规律。那是一个鼓励向上、赞美努力、推崇追求,信心满满、正能量满满的社会氛围。

77、7879级的大学生称为“新三届”,这个新称谓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表示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停止了多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就高考而言,那也是起跑线最公平的时代。努力学习、追求知识、积极进取是时代的符号。考上大学即使补习四、五年也要上大学,有知识就能够受到尊敬。这三届学生的年龄、经历参差不齐,应届生16岁,往届生,订婚、结婚、有孩子的大有人在。我的高中老师是77级物理系的学生,同在一个学校,我得到了老师的多方关照。

 

“新三届”的新的含义应该是丰富的,一个全新的社会景象突然被展开,现在回忆那时的总体感受就是好像空气都是崭新的。那是一个度过长期冬天迎来的第一个科学春天,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徐迟的一篇激动亿万国人的经典《哥德巴赫猜想》,该报告文学成为全国人民的文化大餐,报纸、广播电台铺天盖地传播。数学家陈景润对数学的热爱、对数论的研究成为那个科学春天里的一把火,点燃国人的文学热情、点燃国人追求科学的激情,更把数学作为科学的皇冠敬奉到神圣的境界。

明星,是社会造就的,具有特定社会的烙印。今天演艺明星满天飞,一万个加起来也比不上当年数学家陈景润光芒。 那时国人的科学热情远远高于今天,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多么情意浓浓的回味。

母校回忆,不能不说说那个属于我们班的固定教室,尽管入学后先在平房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冬天还需要值日生火炉。那个固定教室在一号教学楼,实际上就是当时的教学主楼四层,我们班的上课、自习都在这里,许多同学们对教室的感情远远超过宿舍。记得那时课余时间无聊的时候,想不出玩的去处,同学们会不自觉地走向教室,而不是宿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那个固定教室就是一些同学的“家”,它体现了同学们对数学学习那种日常心、体现了同学们安心、踏实、对学业的专心、对知识的虔诚。数学系的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教室,就是工科生有自己的实验室、艺术生有自己的工作坊。一个固定教室里凝聚的是班级的集体观念,洋溢的是青年人享受数学的真、数学的美和数学的其乐无穷。

固定教室带来了一个当时的教室文化,我们一届两个班, 1516班两个教室在楼道斜对面,数学学习独立性很强,同学之间的交往相对少,男生与女生4年没有说过一句话大有人在,两个班不认识,但眼熟,因为凭从教室门口走过不经意间会看到好多次。两个班的友谊、竞争都与两个教室联系在一起的。15班比较活跃,记得他们在教室的人数就比不上16班的同学多了。

那时我们很幼稚,很自信:世界是我们的,数学是我们的,理想世界的国王也是我们的。

二、数学皇宫殿堂里的导师们

社会形态形形色色,一个国家、一个公司、一个组织,想成为所谓的统领,对许多人是不可思议的,涉及的因素太多了。但对于一个科学家,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建立一个自我融洽的体系,决定因素就是他自己一个人的素质,相比之下他很容易成为这个体系的国王。大学4年,老师们不仅传播数学知识,而且教导学生如何构建一个数学体系,做这个体系的国王。

数学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也是“社会”管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数学家、数学老师在“国王”的培养方面,不仅提供案例,而且提供方法、路径。

1、老师们教导同学如何构建系统

数学开始于定义,用定义规定系统,界定事物性质;用定义确定一些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现象及其关系和规律。用定义建构自己的城堡、疆域(如集合、线性空间)、确定城堡的公民(集合的元素),设计公民的国家(集合的规则、公设)。确立数学家的国王角色,行使自己作为国王的权力。

每一门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概率论、实变函数等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系统。每一个数学分支里面每个话题、议题、问题又是一个又一个的系统:实数系统、有理数系统、无理数系统。

数学系统的封闭性,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的区别,确定了不同社会系统遵循不同规范。系统的边界就是一个国家的疆域,它明确了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的外交政策、宣布其国家主权。

2、数学老师们教导学生如何建立规则、如何达成契约

数学的发展变化原因很多,其中规则的变化,导致系统的变化,也就是社会变化中国王统治的社会形态变化、统治的疆域变化。平面几何第五公设的不同假定,建立了不同的几何体系,也就出现欧几里得几何、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双曲几何)和黎曼的椭圆几何,形成了三个不同制度的国家

由于我个人比较喜欢代数,所以对程盛兰老师讲《高等代数》,张勤海老师的《近世代数》相对其他老师有深刻的记忆,受到的影响相对大一些。

程盛兰老师身体不好,每当程老师的课,课前同学们,准确地说,大部分是女同学,去老师家里接程老师,程老师和她爱人王永明把同学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后来,两位老师回到太原工作,我们两个班的同学还保持着家人一样的联系。那时,我也很想帮老师做点做点好事,就是当数学公式、推导快写满黑板的时候,利用坐在第一排的优势,和别的同学抢一抢上讲台去擦黑板。上课的时候帮老师擦黑板,是我们《高等代数》课的一道风景,也是一代学生的风貌。今天,下了课学生都没人擦黑板了。

数学通过定义建立规则,通过定理表达事物的关系,揭示那些隐藏不露的规律。三角形内角和180度,不是某一个三角形的性质,而是任何一个。数学社会的定义、规律,就是人类社会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必须遵循法律,没有例外。

三、数学对健全人格的塑造

数学教育,就是健全的人格教育,就是一个理想领袖的培养,它包括了心理人格、法律人格和创新的品格。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务实人格

解方程组这样的问题产生了矩阵、行列式;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求解圆面积、用实数逼近无理数、通过割线求曲线一点的切线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产生极限、微积分理论。

高度抽象的数学思想,使数学人容易发现社会问题的本质,看清病原的制度性、体制性结症。

数学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认知,明确的逻辑起点,符合规则的逻辑推导,毫不含糊的结论。一是一,二是二的精确数学,规定了数学人的实事求是人格特性。

2、 思想解放的创新人格

数学的发展就是对一个又一个问题不断突破的过程。数学人只认规则、逻辑,不认权威、不迷信。概念创新、方法创新、研究领域创新,创新就是数学,没有创新就没有数学。

创新的特性,培养了数学人的智慧,学了数学,再去学习其他知识,感觉相对容易。我们那一届两个班,后来跨专业从事研究、管理的不少,数学专业的人的可以抢其他专业的饭碗,反过来可能就难了。

3、抓本质的简单人格

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得它容易把复杂的现象归结到简单的符号形式,体现万物归一的简洁思维风格。

数学是严谨的,数学人可以是潇洒不拘小节的。崔克忍老师,刚留校就给我们担任班主任,他和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差不多一样。他担任《数学分析》课程的助教,《数学分析》是赵北耀书记给我们班上。作为班主任他与我们接触的时间多,要参与班级活动,晚自习还要辅导我们的作业。我们年龄小的坐在前排,他经常与教室后排坐的同学玩哥们弟兄,好像有一次他在教室踩篮球玩平衡,摔了一大跤,给安静的自习投放了一个小惊动。

四、 理想世界的“国王” 现实生活的平民

高傲的数学,那些概念、符号、公式让人敬而远之,似乎外界把不食人间烟火与数学人很容易联系在一起。实际上现在想起来的数学系那4年的很多事恰恰是油盐酱醋。

上学的那个时候,生活条件确实很差,住宿条件不好。记得15班的班主任邸继征老师,他与我们学生住在一个楼道,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现在也能想起他在昏暗的楼道做饭的情景。学生楼卫生条件很差,又不安静,生活比较艰苦。

吃,从来是国人看重的话题,对我们穷学生那更是故事多多,忘不了每个月发给同学们的那张印刷有早、中、晚饭票的纸。因为学校食堂质量太差,学生们还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罢灶,后来发展到罢课。过了一段,因为女排连续5连冠,学生们借这个正能量由头,晚上浩浩荡荡点燃扫帚上街游行,从学校走到平阳广场,从内心悄悄地把罢灶、罢课推向最高潮,三个事情连在一起做了一个了结。

师范院校有教学实践,实习讲了什么课记不得了,可忘不了的还是“吃”,那个实习学校食堂里的烩面确实很香。

实习前王泽义老师给我们讲《初等数学研究》,他自己印的教材。因为当时已经决定考研,实际上没有好好听王老师的课。我们的实习小组大约六七个同学,是张怀民老师带队,去了南辛店中学实习一个月,那个学校的烩面和白面馍馍应该是我们很长时间心中抹不去的丝丝温馨。那个年代晋南是鱼米之乡、全省也是富庶之地,整体生活比我们晋北好。实习结束了,同学们实在是不想回学校吃那单调没多少油的水煮菜、口感不佳的粗粮,包括现在偶尔吃一次觉得不错的“钢丝面”。当然,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自我满足也让同学大大过了一把瘾。实习期间,同学关系变化了,甚至有两个组两对同学谈恋爱了,后来只有一对走入婚姻殿堂。回到学校,带队老师与同学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有一种朋友的感觉了。

结语:

一篇山西师范大学的《母校情怀》,引发我对大学数学系的回忆、数学老师们的思念和对数学本质的思考。一个多月,我甚至从头至尾听了南开大学一个老师的《线性代数》视频课,检验自己大学毕业后讲授了4年的课是否可以继续拿起讲义,答案是肯定的。在外游离,从事非数学的科研、教育,就主体能动性方面而言,有一种本可做“国王”,却当了“乞丐”的伤感。写这篇文章的时刻,离退休只剩3年了,却萌生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回到数学专业,回到自己最初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刘宝林,山西代县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数学系,博士,高级编辑,现工作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后,在山西大学科学哲学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传播学院,先后攻读科学哲学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和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工作于忻州教育学院数学系、山西广播电视厅、山西广播电视报、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历任山西广播电视报副主编、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副主任、山西广播电视台《三晋声屏》杂志主编。2013年4月调到海南师范大学工作,代表著作为《电视节目形态三元结构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