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平定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山高风猛石厚土薄的太行山区和顺县松烟镇风闯村任教。这里的村民由于少知识、没文化,憨厚老实到受欺受骗的程度。我现在当了老师就要像我的老师一样热爱山区,把文化知识无私地献给村民。在这种爱心的支配下,我就把风闯小学办成了白天教学生、晚上教成人的一揽子小学。我的一片爱心让村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但要让辛勤的农耕者走出贫困,就必须加强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发展生产的能力。在一年的实践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知识不足、能力有限,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965年原晋南师专改制为半农半读的本科院校“山西师范学院”。和顺县文教局根据本县的实际需要和我自愿继续深造的请求,申报晋中行政公署文教局,经批准,我参加了当年的全国统考,并被山西师院录取。刚入学校就开始民兵训练,我担任了民兵小教员的职务,竟然成了“带兵人”。我精心组织,严格训练,促进班级被评为“五好民兵排”,自己也被授予“五好民兵小教员”称号。在第一学期红字刊头《山西师院》的院刊上登载着我的文章:“《理想》出生延河畔,长在太行山。临汾读师院,壮志在山间……”的抒情诗篇。
山西师范学院,我亲爱的母校!您是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心灵花园!感谢你辛勤的培育,让我得到了继续深造:在这座充满智慧的神圣殿堂里,老师的谆谆教诲和精辟讲授,让我学到了高深的治学方法和精深的文化知识。在这里,我去过段店收麦,到过乔李抗旱,让我受到了深刻的革命教育,使我加深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这一切让我懂得了良好的师德、丰富的知识、不怕吃苦的精神是当好教师的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和顺县,历任初、高中教师、校长和成人教育专职干部等职,尤其是在城镇成人教育专职干部的岗位上,为建立农民技术学校尽心竭力,努力工作。在创建义兴镇“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中,亲临课堂讲解,深入田间地头结合实际具体指导,使一大批农民成了增产创收的实用技术人才,让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在山区农村教育史册上书写了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篇章。
作者简介:马巨才,一九四六年出生于瓦窑堡,和顺县先生堂村人。先后就读于平定师范学校(1961-1964年)、山西师范大学(1965-197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历任一揽子小学、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后任校长、成人教育专职干部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