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来稿
 师大记忆 
 木铎金声 
 我与师大 
 校友来稿 
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回忆 Memory >> 校友来稿 >> 正文

高海平丨新绛的大山里,有个老凹沟
2021-11-03 20:37   审核人:

庄子在其名著《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描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姑射山位于吕梁山脉东边,由北而南,这里指的是姑射山南端,与乡宁、新绛、稷山和襄汾接壤的地方。

庄子能如此描写姑射山中的神仙形象,说明他可能来过这里。河南、山西只隔着一重太行山,翻山越岭到达姑射山壮游一番,也不是多难的事。

庄子先生两千多年前已经来过,那么我要在两千多年后步其后尘,一睹姑射山之风采,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在盛夏时节,我受当地文化学者刘保民、蔺彦民二位先生的盛情邀请前往新绛县的老凹沟进行了考察,这个古村落正处于姑射山的腹地。

相传,李世民曾在这里屯兵。

当年李世民的大后方就在山西,太原、晋南一带都留下了他活动的足迹。老凹沟地处姑射山,此地山高林深,山势奇特,山顶均为圆顶,从空中俯瞰恰似仙人五指并拢的手掌形状。

这里之所以成为李家兵马日日习武,月月操练的场所,盖因其地理地貌形成天然之屏障。后来李世民坐了大唐龙庭,老凹沟被称为风水宝地。

老凹沟原名西照村,此地接山水之灵秀,采日月之精华,地阜物丰,民资余裕,因此常遭遇盗贼的惦念。

一日,众贼人闯进村中,向一老者征询是否传说中的西照村,老者经历世面无数,察言观色,识的这般人马品行不端,来者不善。踟蹰间,刚好树上有老鹳鸣叫,便灵机一动,从容对曰:此处不是西照村,是老凹沟。

盗贼转身离去。由此避免了一场灾祸。从此,西照村就更名为老凹村。此地叫老鹳为老凹。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也曾把铁蹄踏进了姑射山。

距离老凹沟不远处,有国军驻守山中,日军在山外久攻山中堡垒不下,无计可施。此时恰遇内奸,通报国军内情,日军杀出一条血路开进了姑射山。

国军万般无奈之下,成立敢死队,身绑手榴弹,跳下悬崖,与日军同归于尽。此战役就是华灵庙战役,其惨烈和悲壮丝毫不亚于狼牙山五壮士。

还未进老凹村,已经被此处的神话传说、历史掌故所感染,注定了这里的不平凡。

沿着山门在绿树环绕的山道上逶迤前行,两边山崖兀立,滚滚绿色扑面而来。杂树、灌木、花椒树、核桃树,还有庄户人家种植的秋作物,层层推进到我的眼帘,鸟的鸣叫次第出现在我的耳畔。

路旁鲜红的萱草花像火炬一般尽情地点燃。此花俗称金针花,学名叫萱草花,象征母亲花。

我知道萱草花也是近来的事,以前只知道金针花,能吃,上好的菜,偶然的机会印证了萱草就是它,还曾激动过。

今天出现在这样的一个静谧的世外桃源一般的古村落的路旁,像是专门接待游人似的。田亩中的秋作物在强烈的阳光下多少有些耷拉。老凹沟的阳光像水晶一般的晶亮。阳光引我进村,走进这个有故事有传奇的古村落。

这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被政府整体搬迁出山外,村庄就此闲了下来,三十年的时光把村庄打磨成了古老的样子,准确表述应该是村庄还原成了应有的样子。

然而,有一对老夫妇并没有随着搬迁,如今还居住在这里。

当看见一缕青烟从石头砌就的石窑顶上升起时,有一种童话的意味,给古村落平添了几分空灵和烟火气。

老凹沟曾经是人欢马叫的凡间尘世。有鸡飞狗跳,也有锅碗瓢盆;有牛羊哞咩,也有书声琅琅。

如今,学校已经损毁,校舍坍塌了,操场依稀能够辨认。村庄一律的石窑洞,依山而建,排列有致。窑洞和院墙有些倒塌了,成为废墟。

这给青蒿的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几乎每座庭院里,青蒿们都坚韧地长出了一米多高来,颇有一种主人的责任和担当。

正当午时,阳光大部分只能落在茂密的树盖上,我们走在村庄的石阶上,每一脚都踩在树林巨大的影子上。随便坐在石墩上歇息,身上披挂的都是浓浓的树荫,周身氤氲的都是津津凉爽的气息。

这里似乎与盛夏无关,只和心情相连。拥有了一份好心情,一份好心境,那么就能从这里得到成倍的回报和恩赐。

百分之百的绿色覆盖,铸就了这里的空气的洁净和负氧离子的异常活跃。瞬间体验到了庄子所说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之神仙境界。

难怪那一对老夫妇不肯出山而居,宁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提水而饮,负锄躬耕于陇亩,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正当我们在老凹村头吐故纳新,尽情享受山中的宁静和安逸时,一辆越野车的进入打破了村庄的安谧。

原来是省土地局的工作人员,他们已经在姑射山里待了一年多了,专门丈量山中居民的宅基地,对每一个村庄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这里的美他们早就麻木不仁了,心中蕴蓄着满满的对家的思念之情。不过,看到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适时地给予了精神加持。

谈笑之间,又有几辆车子驶进了老凹沟,男男女女、大人小孩,欢声笑语,分明是来领略这里的宁静之美、分享这里的纯净空气。

陪同的杨巧英女士告诉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游人前来观光度假,他们甚至带上干粮在这里一呆就是一天。老凹沟早已成为附近一带人们出游的绝佳选择地。

严格来讲,老凹沟已经成为杨巧英女士的地盘,三年前她就承包了这里。只是在如何开发、怎样管理上,一方面在做充分的科学论证,一方面寻求合作伙伴。

她的理念是与时俱进的,并非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无节制地开发,相反把生态环保放在第一位,把为游客打造一个休闲娱乐的人文目的地放在第一位。

这正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也是老凹沟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更是姑射山的历史和现实所要求的。

老凹村的美是一种天然的美,它是姑射山系所散发出的静谧之美,自然统治了这里,人类的介入多少有些突兀和勉强。

然而,它还是能够兼容并包,友好地接纳一切外在的事物。接纳的前提就是必须顺应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老凹沟,这个姑射山系中的古村落,历经千年风云,百代世事,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洗尽铅华后的淡定和从容。

相信在今后适度地开发中,使姑射山的神人能够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使老凹沟能够早日名扬天下。


作者简介

高海平,笔名高乾,山西乡宁人,现居太原,供职于语文报社。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兼及小说、诗歌和评论。出版散文集《带女儿回家》《一抹烟绿染春柳》《我的高原 我的山》《太阳很红,小草很青》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