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金声
 师大记忆 
 木铎金声 
 我与师大 
 校友来稿 
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回忆 Memory >> 木铎金声 >> 正文

我与山西师大的不解之缘
2020-06-24 11:51 王向东  审核人:

1957年我出生在临汾东关新四巷,第二年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临汾城东西王村,我和山西师大应该是“同龄人”。2008年山西师大将迎来她的50岁生日,谨以此文献给山西师范大学50华诞。

最早知道山西师大是1962年,当时的名称是“晋南师范专科学校”。那一年的初夏,我和母亲、哥哥、弟弟,从临汾城里下放到东张公社西孔郭村。村子分为沟上和沟里两部分,我们属于外来户,住在条件艰苦的沟里北崖,全家只有一孔破旧的土窑,大概是生产队照顾的。记得当时生产队派了一辆马车把我们全家和所有家当都拉到了沟里,我是儿童不知愁滋味,只顾着享受第一次坐马车的新鲜感,还天真地向大人们炫耀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真不知道那些豪言壮语是怎么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嘴里冒出来的,估计大人们听了都是哭笑不得。直到窗外传来大喇叭播放的运动员进行曲才把我惊醒了过来。母亲告诉我这是沟南边高坡上的师专在叫学生起床做操。我一骨碌翻身下了炕,跑到门外,向沟对面张望着。后来,听村里娃说师专的学生都是大学生,国家每个月都发生活费,吃的白馍,可香了。再后来,跟着哥哥到沟里搂玉米秸秆供家里取暖做饭,不由得想起师专的白馍,盼望自己长大以后也能去师专上学,也能吃上白馍。

世事多变。由于村里条件过于困苦,特别是教育环境太差,为了解决我们兄弟的上学问题,在1965年冬天我们全家又搬回城里,住在原来的老院子——鼓楼北44号。很快,我就从大人们的交谈中,知道师专已经更名为“山西师范学院”。1969年师院迁到临汾一中。三年后,又迁到临汾师范老校址。临汾一中位于鼓楼西,是过去的孔庙;临汾师范老校址位于鼓楼南,校内有唐代用生铁浇铸的空心佛头,又名“铁佛寺”。我家所在的鼓楼北44号,还有临汾一中、临汾师范离鼓楼都不过二三百米,彼此成了近邻。当时我们全家虽然搬回了城里,由于户口仍在村里,我们兄弟几个也就成了“黑人”。父母成天发愁家里的口粮和我们的上学问题,而我却和过去的小伙伴们跑遍了临汾城的每个角落,最常去的地方是动物园、铁佛寺、临汾一中。当时铁佛寺内的教室、实验室都是50年代修建的小平房,砖瓦结构,很厚的土坯墙,房子入深很浅,大概不足4米,每间宿舍里都有一盘通铺土炕。直到2006年八九月间,最后两排平房才被拆除,建成了平坦的停车场。拆除时这两排平房是自成一体的老干部活动室,仍然具有正常的办公功能。因此,即使贵为临汾唯一的高等学府,师大当时的办学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1979年,我第三次参加高考被山西农大录取到蔬菜专业学习。4年后,毕业分配到临汾市科委食用菌研究所。又过了两年,调入临汾地区农业专科学校担任微生物学的授课教师。1989年,学校升格为“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我先后被任命为种植系筹备组第一负责人、加工系筹备组组长,开始了行政、教学“双肩挑”的工作。我以为自己今后就终老于此了,孰料世事难测,国家进行的高校合并,使我再一次与山西师范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90年代末期,教育部开展了高校合并的工作。按照山西省教育厅的安排,作为临汾地区的三所高校之一的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在1999年实质性并入山西师范大学,成为师大的一个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2002年到2003年在原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农产品加工专业的基础上,相继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方向(本科),自己也在2002年晋升为教授,200611月担任工程学院院长。不经意间,成了地地道道的“师大人”,竟然圆了幼时的梦想。

现在,山西师大已从过去的一个校区发展成三个校区。俯瞰平阳大地,各校区高楼林立、井然有序,科学会堂、巨人广场、劝学碑等建筑彰显着独特的风采。2万多名在校生熙来攘往,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形成了多层次、高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28个研究机构、1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组建了高水平学科群,戏曲文物研究、化学学科建设、教师教育研究在全国特色鲜明、名列前茅。山西师范大学已经成为全国地方师范院校的“排头兵”。作为山西师大的“同龄人”、山西师大的一名教师,不禁由衷地感到“师大人”的自豪,并感到肩头沉甸甸的重担。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我一定不辜负党之嘱托,将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智慧化为最美的色彩,为山西师大明天的灿烂美景添上精彩的一笔。

作者简介:

王向东,生于19573月,北京市密云县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现任山西师大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校级教学名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