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金声
 师大记忆 
 木铎金声 
 我与师大 
 校友来稿 
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回忆 Memory >> 木铎金声 >> 正文

铁佛寺
2020-06-24 17:53 徐 翠  审核人:

山西师范大学即将迎来50华诞,从师大走出来的人无不欢欣鼓舞。夜色深沉,在整个城市都安详睡去的时候,我慢慢地拾起关于师大的记忆,一片一片从黯淡逐渐明亮。

师大东门外有条小巷,小巷的路旁扎堆儿似的排着私房,开餐馆的,开旅店的,生意都挺红火。顺着小巷拐个弯儿,和师大一墙之隔的地方有座古庙,名曰“大云寺”。“大云寺”三个字刻在庙门悬挂的一块大匾上,老远就能看见。可说来也怪,在师大三年,从未听人这么叫过,附近的人们都叫它“铁佛寺”,师大里面的人也这么称呼它。就像谁家孩子的名字有学名儿和小名儿之别,学名儿对外,要的是脸面气势;小名儿对内,要的是亲热贴心。想来,“铁佛寺”就是这座古庙的小名儿吧。大云寺里有一座六层宝塔,琉璃镶嵌,塔角的铁铃铛悬在风中,听风鸣乐,把附近的飞禽都引来了。塔底东面开有一门,门外摆放了一口香炉,供人焚香之用。佛塔没有窗,门内黑乎乎的,隐约能看见一个庞然大物闪动着幽深的金光。进门细看,眼神不由得被牵往高处,好大一个铁佛头!原来这寺庙里尊奉的佛没有身子只有一个大脑袋。佛头据说是唐代的,千百年来,它静静地矗立在塔里,妄闻世事。见其真相者无不欷歔,一颗不安定的心顿时恢复平静。“铁佛寺”之名,当是由此而来。围绕铁佛头走上一圈,用世俗之手触摸佛头,据说能逢凶化吉永葆平安。记得我第一次去铁佛寺摸佛头,绕行不到一半就吓得跑了出来,在铁佛前许下的心愿恐怕也难以实现了。

师大校园里树影婆娑,我在师大寻找着铁佛寺的身影。图书馆后面刷得白花花的院墙上顶着铁佛寺大殿的屋顶子,好长的进深,不到跟前也能想象殿宇的宏大。琉璃塔高出院墙好几丈,露出大半个身子,仿佛近在咫尺,谁能想到它和咱们隔着一道墙呢?美术系的学生喜欢用画笔把塔影记录下来,画笔可以记下塔的光影、塔的色彩、塔的斑驳,却无法记下塔的声音。塔的声音是说给风听的,只有风经过的时候,铁佛寺的塔才会由深沉变为欢快,由凝重变为轻柔。在教室和宿舍走廊里凭窗眺望,铁佛寺幽静地矗立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和你无声地对视,手中的书也因此变得厚重,仿佛手中紧握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段坚不可摧的历史。夜晚,喧闹的校园灯火明亮,铁佛寺在墨色的天幕里一片寂静。秋日渐衰的时候,坐在校园里的长椅上,看梧桐树的叶子缓缓飘落,不远处琉璃塔的铃铛开始诉说细语,像是为落叶归根谱写的乐曲。多么曼妙的景象!

铁佛寺历史虽然悠久,香火却不算旺盛。每次造访铁佛寺,未曾碰见过游人如织的场面,寺庙里倒是常常门可罗雀、冷冷清清、两三人而已。但是,铁佛寺的大门照样每天清晨开启,黄昏闭合,一副清幽自在、满不在乎的模样,像日月星辰的运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改初衷。真正的古刹应该就是这样的吧!或隐迹于山林荒野,或藏身于小街背巷,远离尘世的喧嚣,不问世事的变迁,不期许举世瞩目都奔将过来,只求两三心诚者静听佛语。我们读书治学需要的不正是这种气度和胸怀吗?师大人住在铁佛寺的隔壁,真是幸哉!

毕业后,我为生活碌碌奔忙,偶尔想起师大,总会忆起和师大一墙之隔的铁佛寺。让我惶恐不安的铁佛头,朝夕相伴、四季相随的琉璃塔的风铃,洒落在师大每个角落的脚步和身影,都那么令人难以忘怀,像生命中的一杯清茶,弥漫着淡淡的香气,稍稍轻啜便能回味无穷。

每当想起这些,纷乱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作者简介:

徐翠,生于198110月,湖北襄樊人,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河南郑州市传媒影视学院任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