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师大
 师大记忆 
 木铎金声 
 我与师大 
 校友来稿 
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回忆 Memory >> 我与师大 >> 正文

我与山西师大:记忆中的几片碎叶
2017-05-15 10:36 李文锦  审核人:

 

我校主办的《语文报》享誉海内外,是家喻户晓的“中国驰名商标”,作为《语文报》的创办人之一,为《语文报》的创刊、创建与发展付出了诸多心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李文锦老师,在语文报社创办30年之际写下了语文报发展中的一些故事。感谢校友会顾问王心平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有幸聆听到这些珍贵的记忆。

语文报:记忆中的几片碎叶——李文锦

 

以《语文教学通讯》的创刊为标志,今年——2008年,语文报社30岁了。30个年头过去了,语文报社已长成一棵大树。在这棵大树的30个年轮中,融入了几代报人的诸多心血。当然也浸透着我的青春热血和既苦又甜的汗水。在殷殷之血、晶晶之汗的浇灌下,语文报社这棵大树的根系愈扎愈深,这棵大树的枝叶也愈发繁茂了!30年过去了,摘几片记忆中的碎叶,送给《语文报》的读者,说不上芬芳与清香,但叶脉还是清晰的……    

临汾·山西师院7排8号

30年前的山西师大,高楼不像现在这么多。除了两幢教学楼以外,多数建筑物是平房。学院东北方向有一片相对集中的平房,正是院党委、院行政等重要部门的办公场所。作为《语文教学通讯》主要创办人的陶本一老师,住7排2号。《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的首间办公室兼资料室就在7排8号,大约14平方米。《语文教学通讯》主编由中文系主任阎宪康老师兼任,具体工作由陶本一老师负责,他是实际的创办人。首批兼职编辑老师有:倪以还、冯一健、傅毓钤、李春芳、林清奇、吕枕甲、张明健、丁耀良等。那时,刚刚打倒“四人帮”,这批久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焕发出空前的干劲,尽管办刊条件相当艰苦,大家都是在尽义务,但他们却毫无怨言。那年,我念大三。陶老师忙不过来,常叫我帮他打打下手:登记稿件、整理读者来信、送稿、校对,帮助编辑《你知道吗》《小资料》等专栏……   

在帮忙工作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陶本一老师的敬业精神——他总是伏案工作到次日凌晨三四点,7排8号的灯,常常是通宵不熄!这种以工作为重,勇于奉献的精神成为全社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创业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那时节假日不休息,加班到深夜是常事,从来没有什么补助和津贴。二是陶本一老师的学习精神——他不是编辑出版专业科班出身,除了构思编辑计划、组织稿源以外,对“字体字号”“花边细线”“题图尾花”“版式设计”“封面设计”“纸张油墨”“印刷装订”等无不仔细揣摩,刻苦钻研。每编辑出版一期,都尽可能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和整本期刊的至美至善。三是陶本一老师的诗人激情——有两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语文教学通讯》创刊不久,收到叶圣陶先生给编辑部的回信和亲笔题写的刊名后,陶老师像个小孩儿一样欣喜若狂,一连几天,用他那圆润的男高音时不时放歌一曲;当他从广播中听到郭沫若先生逝世的噩耗后,一连悲伤数日。刊物虽已付印,他迅即以加印插页的方式,表达对文学大师的哀悼之情……

1979年夏,我一毕业就和陶老师在一起工作了,随后留校。这一年,《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正式组建,1980年年初时,张发、靳保太、赵建功、秦溱等几位青年人正式成了陶老师的部下。学校把平房第二排最西边的两间房分给了编辑部。这年,除了办公桌以外,编辑部添置了一件最值钱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轮车。    

一两年间,《语文教学通讯》由双月刊变为月刊;由内部发行变为全国公开发行;由县级印刷厂印刷,变为太原印刷厂、省七二五印刷厂印刷。在全国同类刊物中,率先推出《鲁迅作品教学专号》《古典作品教学专号》《高考语文状元专号》《封面人物》《书法与书法教学》等高质量的专栏、专刊,引起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界的广泛注意。山西《语文教学通讯》与上海《语文学习》、北京《中学语文教学》、杭州《语文战线》被一并称为全国语文教学期刊的“四大名旦”。   

上海·黄浦区教师进修校

陶本一老师是一位开拓精神、超前意识极强的人。经过三年的艰苦创业,《语文教学通讯》一跃成为全国同类期刊中的“明星”。陶老师永不满足的追求欲望,促使他萌生了创办一份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语文类报纸的想法。1980年年底,他在北京参加全国中语会时,与北京陶伯英、杭州张春林谈及此想法。得到认同后,他开始构想并在《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的几个年轻人中物色筹办人选。   

1981年初,陶本一老师带上我奔波于临汾、太原、上海、杭州、北京之间,开始了《语文报》创刊的筹备工作。最值得记住的时间、地点、工作内容是:1981年初夏,端午节之前,上海黄浦区教师进修校的一间教室。这一天,陶本一、陈钟樑、张春林、我四人以会议的形式正式研究《语文报》创刊的筹备工作。会议虽小,意义却重大。这一天,大家讨论并初步确定了《语文报》的办刊宗旨、版面划分、栏目设置、报纸名称、编辑分工、出版周期等重大事项,这是一次《语文报》从无到有的里程碑式的会议。会后,经陈钟樑介绍,陶本一和我到陈刚寓所商议成立上海分部事宜。陈刚除进一步丰富完善《语文报》的栏目设置、组稿线索等以外,还提出了《语文报》的版式应该为16开16版。这种折叠式的报纸,便于中学生读者携带(容易装入书包)、阅读和保存(读者可以分季、分年自行装订成册)。   

这次讨论会,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一开始就给《语文报》一个准确的定位:以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匡正文风,传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全民语文素养为主要任务。而课文分析、考试辅导等所谓的“实用性”则是尽量不为或少为的。因此,《语文报》是以广视角、大视野、高格调、新文风而横空出世的。至今这种办报的风格与追求依然存在。可以说,只要坚持这种定位,报纸就会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偏爱;一旦偏离了这个定位,发行量即会受到影响。这是有历史教训的,同仁们不应该忘记!今天《语文报》虽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荣誉,但我对把这份报纸归入或让其沦为“教学辅导类”而耿耿于怀!大家不应忘记,上世纪80年代的军营、车间、机关拥有我们的一大批读者啊!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反思:为什么当年《语文报》能进入部队、工厂、机关?靠行政命令、红头文件和发行回扣能做到吗?   

上海·闸北区“新中国旅社”

 

首次上海会议之后,按照分工,我们分头行动了。山西总部完成报纸的出版批准文号,承印厂的确定;上海、北京、杭州、成都、武汉、长春等编辑分部的组建以及部分稿件的组织;杭州张春林组建杭州分部和组织创刊号稿件;北京陶伯英邀请语文报顾问、在京编委和组建北京分部、组织第二期主要稿件、报头的题写;上海陈钟樑组建上海分部,组织第三期稿件……   

经过三个月的日夜奋战,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批准文号有了;山西日报印刷厂的印刷合同签了;北京、上海、杭州、长春、武汉编辑分部初步建成;启功先生题写的报头题写好了;创刊号的稿件陆续到了……   

盛夏八月,创刊号编审会议在上海召开,陶本一、张春林、陈钟樑、陶伯英和我五人出席。按照既定的办报宗旨和编辑方针,认真审改每个栏目的每篇稿件,认真修改每一份稿件,每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轻易放过。   

1981年10月7日(出版日期应为10月5日),带着国庆的喜气,金秋的果香和清新的墨香,《语文报》创刊号问世了!这份凝聚着一群创办人心血的报林新苗刚刚诞生,就以70多万发行量赢得了各界读者的好评。新华社为此播发了由我本人撰写的“语文报创刊”通稿,《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山西日报》等省内外主要大报都刊发了这则消息。这则消息之所以能以新华社“通稿”的形式刊发,得益于原新华社山西分社马明社长的鼎力支持。   

第二期稿子发排以后,陶本一老师和我即赴上海,在闸北区新中国旅社召开了各编辑分部特邀编辑参加的编辑工作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人员:山西的陶本一、李国璋(时任山西师院中文系总支书记)和我;杭州的张春林、叶辉(阮有道、朱寿同因故未到会);上海的陈钟樑、陈刚、方仁工、陈必祥;北京的陶伯英(申士昌、鲁宝元、田增科、周美昌在北京组稿);长春的于亚中(朱绍禹、胡丁一、马世一、王家振在吉林组稿);武汉的冯一、雷秋山。会议主要成果有:一是对《语文报》办报宗旨、方针有了统一的认识;二是基本建立了“总部+分部”的编辑队伍和工作程序。这次会议为《语文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和组建了高水平的坚实的编辑队伍。   

《语文报》问世了,陶本一老师的隐痛也该记下来。就在“新中国旅社”开会的同时,陶本一的夫人徐莉英正在上海家里休病假,而陶老师根本无暇顾及,能不酸楚么?这一年,他们离“不惑”之年已很近,他总是笑着说:“《语文报》就是我的孩子!”是的,他就像呵护自己孩子那样呵护《语文报》,呵护《语文教学通讯》,呵护语文报社!    

大凡成就一番事业,无论其大小,总要有人为之作出牺牲。同人们,互勉!   

北京·正义路新侨饭店

1982年10月。北京新侨路饭店的一个小型会议室里,高朋满座,热情洋溢。《语文报》创刊一周年座谈会正在这里举行。张志公先生、严文井先生、陈毅元帅的长子陈昊苏同志、作家韩少华、北大附中校长章熊、首都中学生代表韩晓征,北京分部陶伯英、申士昌、田增科、鲁宝元,山西总部陶本一、段登捷和我,共30余人出席。   

两个细节,尤为值得记录:一是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语文报》的顾问陈昊苏同志,他平易近人、朴素朴实的作风给我印象极深。我代表报社送请柬给他。昊苏说:“不用车接我。路不远,到时候我骑车过去。”他在会上讲了些什么,我记不太清了。只记得中午用餐时,不见他的身影了。作为团中央的领导、元帅之子,他不示张扬地来,悄悄然急匆匆地走。他那朴素的打扮,他那半旧的自行车,他那谦逊的笑,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另外一个让我们永远铭记的细节是志公老的讲话。他先是赞美了一番《语文报》,表扬了由我主持编辑的“语言版”。接着志公老又给《语文报》提出了希望,希望《语文报》要“上山下乡”。所谓“上山下乡”就是说普及语文知识,传播语言文化,要关注农村和山区的青年读者,为他们服务。最精彩的是志公老一言道破了《语文报》之所以一问世,发行量就达七十余万,公开发行不到一年,发行量就接近百万的原因。志公老说:语文报之所以能创刊出版、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人关注、能有这么大的发行量,一句话:是应运而生。是应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之运而生,应文化建设大高潮迅猛兴起之运而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报》是中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顺应历史潮流而诞生的幸运儿!她天性中就带着:创新!创新!创新!没有这种血脉,没有这种精髓,没有这种时代背景,《语文报》这棵大树不会如此茂盛,也不会如此常青!回忆起来,我记得在我的记录本上,曾工整地写下几个字“国运昌、文运盛、报运好”!    

太原·并州饭店

1982年11月秋末,中国写作研究会年会在山西召开,在这次会上,结识了来自北京教育学院的韩少华老师。他是双重身份:教师+作家,那年就已正式出版散文集。会议开到第三天,晚上我们陪韩老师到晋中师专做学术报告。下火车出站,晋中师专派四人,骑四辆自行车来接我们。一进学校,简易的礼堂里,早已座无虚席,灯火通明,青年学生早已迫不及待了。韩老师不顾寒冷,不顾颠簸之苦,一到校即进礼堂开讲了,一直讲到夜里十一点……。在与韩老师的聊天中,我获得编辑《语文报》的许多灵感,有一些就是韩老师直接帮我们出的现成的好点子。1983年推出深受读者喜爱的品牌专栏《新千字文》、《我的中学时代》等就是这次聊出来的。韩老师还非常热心地帮我们组稿,一大批京派作家的稿件都是韩老师帮我们组来的。臧克家先生还专门为《新千字文》题写了栏题。   

今天,回顾这些件事,只是想说明一点:作为编辑者要始终摆正位置,如果用倒金字塔表示的话,读者至上,作者在中间,编者应该是底层。编者联手作者,共同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服务。只有拉近了与读者、作者的距离,你办的报刊才能拥有更好的作者,才能组到更好的稿件,也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   

北京·中央电视台/北京八中

1985年盛夏。由中央电视台少儿部和语文报社联合主办的“全国十六城市中学生语文知识邀请赛”在中央电视台大演播厅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武汉、兰州、西安、太原、长春、南京、福州、广州、济南等16所重点中学的近百名中学生展开角逐。这次音、声、像俱佳,知识性、趣味性并茂的语文知识电视大赛,是全国电视大赛节目的开河之作。活泼的形式,有趣的知识引起了全国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也使得《语文报》名声大振。   

语文报社有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好传统。无论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全国中学生读书评书活动”、“文学夏令营”,还是各种征文比赛活动,尽管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付出诸多心血与精力,但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却是不可估量的。   

为什么“语文报”在全国名气这么大,影响这么久远?我的看法是与我们多次成功举办各类大型公益活动密不可分!   

太原·太原日报社礼堂

1985年12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在这里举行全省第一次报纸工作会议。会议表彰了《山西日报》、《太原日报》、《语文报》等几家新闻出版单位。《山西日报》副总编辑任国威、《太原日报》总编辑陶厚敏、《语文报》主编李文锦分别作了大会典型发言。会上授予《语文报》“精神文明之光”荣誉称号。同时,向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发出通报,表扬“语文报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这是官方首次正式授予《语文报》的荣誉称号。大会发言中,我曾说过,这是《语文报》的一个新起点。是“分号”,不是“句号”。是“另起一段”,不是“结束语”。   

语文报社的后来者以他们的辉煌成就证实了这一点!   

山西师大·语文报社

时光流逝,如云如烟,如梦如幻。一晃三十年过去了。青春年少不在,半头毛发花白。我以为不管语文报社这棵大树多高大,多茂盛,有三组名字,应该融化入这棵大树的年轮中,镌刻在报社社史的丰碑上。这些人都从不同角度支持过语文报社,他们对报社作出的贡献我是知情者、见证人。这些人或与我朝夕奋斗多年;或给过我谆谆教诲;或为我们拨冗撰过稿;或接受过我的采访;或抽暇参加语文报大型活动时与我有过一面之缘和给过我们数语教诲。总之,应该记住他们——印刷工人、发行人,大师、作家、教育家,山西新闻出版界的领导、专家、同仁。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批批无名的、有名的、大名鼎鼎的各类人物的大力支持,才成就了我们的事业!语文报社不应该忘记他们。   

2008年7月   

李文锦,1979年山西师院毕业后留校,原任《语文教学通讯》编辑,《语文报》主编,语文报社副总编辑等职。公开发表语文教学研究、修辞学研究、职业教育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数十篇;出版主编、编著300余万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