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师大
 师大记忆 
 木铎金声 
 我与师大 
 校友来稿 
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回忆 Memory >> 我与师大 >> 正文

校园往事 | 忆山西师大政教系八四届的老师和同学们
2018-05-17 11:48   审核人:

郭程岗

本世纪初,我去山西省临汾一中讲了一节课,这里有同班王淑平同学,当天晚餐,临汾的老同学都来了,时任洪洞县副县长的加天山同学特别告知处理完事务就来,后来他如约而到,整个晚餐是在浓浓的同学情中进行的,推杯换盏、醉意朦胧,我不知当晚喝了多少酒,但知道同学们的情意有多重。这次还见到了高峰和高会宗老师。时隔十多年再次回到母校的校园里见到恩师和同学特别亲切,也感叹时光匆匆,青春不再。往事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从这里走进师大

一九八四年九月,在秋高气爽,到处瓜果飘香的山西师大,迎来了来自三晋大地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其中就包括政教三、四班的114名同学,由于这两个班经常在一起上课、玩耍,四年下来,同学们亲如兄弟姊妹,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班。其中临汾同学有三十多人,他们住家都比较近,因此我们都羡慕他们隔三岔五能常回家看看,他们也很友善,经常帮助同宿舍别的同学。相处在一起,听他们讲话,觉得临汾方言颇有地方韵味。如临汾说喝水(fu)就有别于其它地方。同学较多的还有长治和大同地区,同学的人数分别在二十人以上,其它地区就相对分散些。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三晋不同区域的特色,有时,也能尝到不同味道的美食,同时也学会了彼此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四年下来,我们学习了有关政治的一些基本知识,前两年是基础课,后两年是专业课,班主任一开始是郭学旺老师,他治学严谨、功底扎实,对学生也很负责任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只是后来他考取研究生,遂不能继续带我们,当时很多同学为之难过。接替他的是高峰老师,他也非常有责任心,管班严而有度,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党史张万学老师,运城人,很具有长者的风范,做学问精益求精,他的课除交给知识外,还给了我们查阅资料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思路。经济学高会宗老师讲课条理比较清晰,在他的课上我了解到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逻辑体系。王守义是我们的哲学老师,在我的影响中他是一个具有独到见解和思想的人,他的课把我们带到哲学的深邃领域,对于人的本质和意义有了初步的思考。法学老师宋计图对法律条文的阐释非常清晰,期间还带我们去侯马观看法庭审判的全过程,这次实践活动对学生很有意义。《普通逻辑》、《辩证逻辑》、《国际西共运史》、《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让我们了解到基本的判断、推理方法,提高了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开阔了思维,为后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系主任和书记分别是刘志芳和刘志和老师,两个领导的个子都不高,但做事都很能干,刘志芳主任说话简洁,做事干练。刘志和老师经常到宿舍了解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和同学问寒问暖,畅谈人生和社会,让大家都很暖心,我们也都特别佩服他的惊人的记忆力,多年见面后仍然记得和你谈话何时何地,甚至你家住在某乡镇、村都记得。不得不说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也是他把大家的事挂记在心上的具体体现。

民以食为天,不管在那所大学大家都很注重学校的伙食情况。我们上大学后也不例外,每个月师范学校有规定,每人每天一斤二两,男学生不够吃,一个月下来男生不够吃,女生有多余,经常有男同学去和女同学求助。每到开饭时,学生宿舍楼叮当叮当的饭盆声、学生爽朗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后一节没课的,早早就去排队打饭,那个时候餐厅是一排平房,条件也简陋,我们从宿舍楼走出冲上一个小坡即到,人多,经常是排着几条长龙,有时等到了前面,菜也没了,还得等一会新菜才能炒出。很多男同学打上后三五成群就在附近蹲下边聊边吃,然后才回宿舍,这也成了饭堂前靓丽的一道风景线。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发生的事,到了吃饭时左邻右舍的人们盛上饭在大院外边吃边聊,好不热闹。后来等到学校新餐厅建成以后,条件大大改善,漂亮的餐桌也多了,人们再也不用蹲着吃饭了,可多年后我还想起蹲着说笑的男同学们。

青年男女正处在如花似梦的青春岁月,正像歌德所言,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大家在茶余饭后经常谈起班里的男神和靓妹,津津乐道,特别是男同学有时更是眉飞色舞,对女同学穿衣、说话、表情甚至某个微小的一个动作都在议论着,当年大同的几个女同学面容、身材姣好,穿着也很新潮、前卫,给班上带来了一股新颖的时代潮流风。而在绿茵场上阳刚、威武、英俊、帅气的男神们也让女同学们眼前一亮,这是美的吸引力使然。还有男生公认的各个地市的最美女神……任时光匆匆而过,在青春岁月,暗恋的、心仪的、正在大胆追求的,所有这些有关男女之情的事是大家最乐于交流的事,也是千年不变的永恒主题。

四年来,总有一些公共事件是难以忘怀的。例如大家在操场上躲避地震一事。临汾在历史上就是属于多地震的地市之一,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在人们当中就会有较大的波动和影响。记得有一次,不知从那里传出临汾可能会发生大的地震,从而搞得人心惶惶,晚上从宿舍跑出去,草丛中、操场上,大家往往通宵达旦在外面畅聊着、说笑着,忍受着蚊子的疯咬,大家深知,肆虐的蚊子相比珍爱的生命是一时的、短暂的。可终究不可以一直在外面休息,一周过后,部分人再也扛不住了,也就回宿舍睡觉了,剩下的一部分也坚持不了几日也随之回去了。四年下来,这种事情也遇到几次,还好,上天很眷顾大家,一切平安无事。这件事是和自然有关,还有一事则是因社会问题引起。这是发生在八六年秋天的事,事因是住在学校宿舍的老师身受化肥厂污染超标的危害,有的孩子皮肤还起了水泡,老师的建议是希望临汾市政府把化肥厂迁出市区,学生纷纷声援,参与进来的学生随之也愈来愈多,学校宿舍楼和楼前的一堵长长的墙上贴满了声援请求的意见书,而这些意见书围绕的主题是“尊师重教”、“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等等。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影响下,学校领导乃至临汾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该事情最终得以顺利处理和解决,这充分体现出学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意识。

三十年过去,弹子一挥间。毕业18年在绵山大型聚会过一次,有近70多人参加,而对有些同学来说,可能毕业以后再也未相见过。我还好,有时出去到一些学校交流时,经常能见到一部分同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去河曲中学讲课,当时应白香槐同学之邀全家一起去的,多年过去,我仍然记得,面对滔滔母亲河黄河,我们高喊着,回音悠悠,仿佛可以听到远古的呼唤。在离石讲课,这里有上进、有为而又诚信待人的樊学艺同学,后来他以突出的成绩被任命为该校校长,2013年,在长治学院和大学生交流,我也能利用这个机会见到李长江、王政强、张彪、李耀锋同学,2014年,我去高平讲课,去了才知同学也是舍友的姬新富在此学校任教,还记得我们叙旧畅快,兴致勃勃的情景。应乡宁一中邀请前去讲学,与高江荣、马全保、吴金栓等同学相见甚欢。其实,当获知邀请一方是同学所在的学校,心里感觉是不一样的。讲学、交流是一个方面,与同学相见、叙旧也是考虑的事,而且是很重要的事情。有时,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也很开心,甚觉欢喜。我和唐立杰、崔智勇、戚仙洲就是在太原或在其它地方无意当中遇到的。

我们这个大班的学生大部分是从事教学工作,而且现在都是活跃在各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其中有的早已提拔为中学校长或书记,如赵亚军、樊亚琴、崔智勇、张秋红、赵红军、樊学艺等同学。也有少数同学从事律师工作,他们有宋永安、杨宗森、马全保、刘彦明等同学。还有在大学任教或兼任学校领导的,如顾昭明、吕耀东、李长江、张爱仙、郭新涛、武中芹、范仙珍等同学。另外,从事行政工作或下海经商的有加天山、王政强、唐艾玲、吴金栓、张林爱、高江荣、董永江、冯文芳、段煜侠、李斌等同学。但不管从事哪种职业,同学们都能乐在其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难忘的军训生活

学生反污染运动

青春岁月

我们毕业了

绵山喜相逢

近三十载羊城再聚首

这里曾让我们如饥似渴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校园场地也愈来愈不够用,原来把师大附近的公园合并过来,校园占地面积也比原来大多了,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学校日新月益的发展。从大家在微信中的一次交流便可以看出师生对于学校搬迁到新校址内心是非常纠结的。以下是当时对话的原始实录。

高峰老师:欢迎回母校看看!变化挺大。新校区建成就看不到了。

岳东文:拆了呀?

李红霞 :听说师大要搬迁,多大工程呀,搬走也挺遗憾,新建校固然漂亮,但却会失去几十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高峰: 说的是!但不建新校区发展严重受限。两难!还没拆!几年后的事了。

李红霞:高老师,最好是老校保留,再扩建个新校区,两全其美。

高峰:不太可能,目前是和市政府采取置换的方式,政府帮建新校区,建好后交给学校,咱们把老校区无条件交给政府。叫交钥匙工程。

杨宗森:这样有着几十年文化底蕴的老校区就要没了。可惜呀!

王锦平:为了图发展,没办法。这是个悖论。

郭程岗:老校区承载历史,价值无法估量。大未必强呢。恕我愚见。

王锦平:这涉及到资金。感情都有,但是母校缺钱。

杨宗森:不是感情的问题,对一个学校来说,文化氛围很重要。你到其他老校区和新校区看一看,感觉是不一样的。总感觉新校区没有文化底蕴,缺少那种感觉。

王锦平:对于新学生就不一样了。

郭程岗: 09年太原二外办百年校庆,白发苍苍的老教师见到老房子,热泪盈眶,他们要找的是属于自己那点记忆。

王锦平:你的观点,我同意。

高峰:大家说的都对!

杨宗森:这和新生老生没关系,校园有没有积淀,感觉是不一样的。

郭程岗: 对于我来说,值得我一生回忆的是师大敬业爱生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还有校园虽不很大,但极有灵气和底蕴。校门、图书馆、二号楼、旧餐厅,……近30年了,这些都烙印在记忆的深处。

高峰:事实上现在的校园和我们上学时相比已发生较大变化。新校区建设中,会尽力复制或保留一些旧校区的景点或元素,恐怕也只能这样了。不过从哲学角度讲,变化是必然的!

杨宗森:唉!文化的传承就是这样破坏的。

李兰:不管怎么说,旧校区承载着我们大学的记忆,拆了挺让人难过。

那就再拍些母校的图片。

李占霞:前面的内容没看,不是推倒重建,就不要紧。

段煜侠:只是从同学们发来的图片中看到学校的变化。是的,高老师说的对,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为有了变化才有了对失去的东西的怀念。

是呵!正像段煜侠同学所说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从扎着马尾辫的小丫头,到穿着霓裳衣的金凤凰;从稚嫩的青春少年,到风度翩翩的成功人士。你是否想过,三十年后你我的摸样……三十年前的我们,也曾年少轻狂、也曾豪情万丈、也曾满怀浪漫,有幻想、有偏执,今天这一切都随风而逝,只有淡淡的回忆让我们回味。我们已步入知天命之年,早已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对孩子,我们更懂得去理解、欣赏;对老人,我们更懂得去孝敬;对社会,我们更懂得去适应。这一切,只因为我们走过了春天的绚丽、夏日的激情,走到了人生硕果累累的秋季,我们成熟了。

相比个人来说,学校风风雨雨走过六十年,今年即将迎来自己的六十华诞,六十年对于一个学校发展来说,它还在春天里,百花盛开、春意盎然。激情四射、光彩夺目。虽然我们与母校早夕相处仅四年时光,但母校的进步和发展是我们最大的期盼和牵挂。祝福我们敬爱的师长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也祝福我们可亲的同学家庭美满,一切顺利!更要衷心祝愿我们美丽的母校创新发展、前景辉煌!

个人简介:

郭程岗,广州市香江中学政治高级教师、科研主任,中央教科所人力资源部特聘专家,中国智慧教育督导“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研究员。山西师范大学政教系84届毕业生,原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山西省政治学科带头人,太原市名教师,太原市政协委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