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来稿
 师大记忆 
 木铎金声 
 我与师大 
 校友来稿 
当前位置: 首页 Home >> 回忆 Memory >> 校友来稿 >> 正文

永远的师大——王玉玲
2017-06-15 20:33   审核人:

 

1994年9月20日,我走进了山西师范大学的校门,这所我并不陌生的高校。我的老家距离她仅有40公里,而我在师大对面的临汾师范已经就读了整整三年。三年里的两年,我在为能走进这所大学而努力着,像应对高考似的为能考入师大而奋斗着。     

黑夜里的明灯

师范生,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代表光荣与梦想的群体,一个象征优秀与不凡的群体,在师大犹如一张耀眼的名片。在新生迎接会和老乡见面会上,我才知道作为一个师范生,是如此的让人高看一眼。原因大抵如此,迫于生活的压力,许多优秀的初中生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放弃了读大学的梦想,被迫上了师范学校,当他们获悉师范生可以通过考试保送的消息后,山西师大便成了那盏黑夜里的明灯。被明灯照耀的这群不幸又幸运的青年,是那样地渴望知识,那样地渴望大学校园里的自由学风,那样地渴望象牙塔里的宁静与高远。在这所非著名高校里,他们没有高中生与名校失之交臂的失落与抱怨,没有从单一的应付学业到丰富的大学生活的极度不适,他们如鱼得水,欢快地徜徉。各种社团组织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各个系的课程分数排行榜上,师范生稳坐前几把交椅。拥有这张无形的名片的师范生们,用著名足球解说人黄健翔的话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是在为荣誉而战!在这盏明灯的指引下,他们的眼睛里充满希冀,看到了前面的光明大道。     

光荣的94级中文系与王宁

尚记得入学见面会上,我们的辅导员王宁以诗人的理想同我们一起畅想未来的生活。有两句话犹记耳畔,“来过、活过、爱过”,“让我们张开双臂,对着这蓝天,对着这白云,说,让所有的一切都来吧”!     

大一,王师教导我们苦读英语,每天清晨5点钟,他就从家里跑到学校监督,有的男生赖床,他毫不客气。结果94级的大一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空前提高,一时间学校奔走相告,身为中文系学生很是自豪。大二,王师鼓励大家积极考研,学好专业课。大三,在文艺理论、美学等专业课上,94级学生展现了不凡的实力,课堂上大家无拘的发言每每令老教授们一振,暗地里赞赏,这批学生真厉害!同年,大三的两名考研先锋一举考中,更是传为美谈。如今,这两名先锋,一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的副总,一为北京语言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大四,更是绚烂之极。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的,都找到了满意的归属,如今在全省各地的中学,他们都已是中流砥柱。考研的也是捷报频传,有21名同学被各大院校录取,惊动了学校团委、宣传部,专门召开表彰会奖励学生与老师。而今,当年的硕士中又有十几位现已是博士、博士后,其中不乏北大、南大、复旦、人大等名校。先生的两个姐夫一为北大毕业,一为清华毕业。但他们熟悉我周围的在京的几位山西师大的校友后,对山西师大学生的素质是不敢小觑的。可以说,94级中文系的青年学子遇上王师何其幸运,这一遇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梦里梦外的师大

在我毕业之后,我的妹妹、弟弟又先后就读于师大。一家三姐弟同上一所大学,并不是多见的,我在北京工作后四次返回故乡,其中两次就是因为送他们上我们的母校,对母校我是有特殊感情的。我眼见的校园,面积无限扩张,大楼拔地而起,人才也在不断涌现。但据我的不完全信息,至少是在我的中文系,却失去了当年风靡一时的两位名师,一是以独立的批判精神卓尔不群的席扬教授,一是以绝伦的讲坛风度令人痴迷的苏涵教授。前者讲授现代文学,上课时从不带教材,看似信马由缰,实则思维缜密,逻辑严谨,语音不高却中气十足,抑扬顿挫且出口成章,功力深厚似诗中老杜。后者讲授唐宋文学,上课时,言语朗朗,妙语连连,将唐诗宋词的神韵准确传递至每个人的心间。那竖排的龙飞凤舞的板书,写就了阔大的盛唐气象;那三笔两笔勾勒出的李清照,竟然能表现出词人的内心,可以说,豪放不输李白,婉约不输柳永。当我再回到师大,我还想走进当年潮湿阴润的系院,还想再听听他们的课时,却已是物非人非!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所谓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又一次在耳边回响,我多么希望我的母校也是如此,不仅高楼林立,而且大师济济!     

巨人广场一侧的5号教学楼,应该是5201吧,那是我们97年从暑假到冬天备战考研的通宵教室。1996年,我和同学刘藩逃课到北京寻师问道,发现在北京的高校里几乎都有通宵教室,于是联名上书学生处,特批下来一个特殊教室。听人说,如今师大已无通宵教室,我喟叹不已。需知,大学除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教会对每一位学子的心灵成长和事业发展非常有益的人格知识、人文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取从何而来?唯有读书与思辨。我不鼓励学生作息颠倒,通宵学习,但自由的学术风气没有自由的学习空间如何得以保障?     

北大才女张曼菱,这个曾经带领北大学生喊出“振兴中华”的女子,这位改革开放后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女性,在北大百年校庆时,专门从昆明带来一束鲜花,洒向埋葬她青春与岁月的未名湖。我的母校原没有一汪湖水,如今是有了。暌违十载梦依稀。那段青春韶华像落红一样流走了,校园里活跃的是80后的网络一代少年,他们拥有着令人艳羡的朝气与灿烂。想起吴梅先生在北大20周年校庆时写的《北京大学校歌》后半阙,献给还在师大读书的学弟学妹们。“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待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     

关闭窗口